三峡日报记者 廖全
如何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,一直是远安生态治理工作的难题。河长制的推行,尤其是民间河长的主动参与,破解了“九龙治水”困局,全民治水、开门治水打开了治水新格局。6月中旬,记者跟随远安民间河长,巡查了黄柏河流域部分河段。
“去年,远安县招聘11位民间河长,与官方河长一起负责巡查境内33条大小河流,发现问题及时报告。”在驱车赶往嫘祖镇分水村的路上,远安县民间总河长陈光文告诉记者。
“村委会门口的水质达标,沉淀过滤池也一直在发挥作用。”细看陈光文的巡河日记,时间、地点、问题……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了巡河的全过程。
他告诉记者说,巡河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,河道有没有漂浮物,有没有非法排污口,有没有破坏河堤的现象,水质是否变差……这些都是民间河长们关注的重点。一旦有情况,他们就会立刻拍照取证,迅速向相关部门反映。
到达目的地,记者跟随民间河长们一道,沿着黄柏河(西河)巡河,既看沿线居民小区,又看矿山开采,既看山涧小溪,又看电站水库……
“分水村这片,菜地比较多,以住菜农把菜收割下来之后往往会先清洗一下,不好的菜叶摘下来就直接扔在河里……”对自己负责的河道的情况,陈光文了如指掌。
“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好起来了。刚开始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不要把这些倒在河里,他们完全不理,还骂我多管闲事。”陈光文深有感触地说,“经过我长时间的巡查和劝导,村民都不好意思乱倒垃圾了。如今碰到了,他们还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呢!”
“如何确保监管做到全覆盖?”记者问。陈光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说,每隔一段河流,我们都会邀请附近的居民做联络员,哪里有垃圾污染,哪里有污水排入,联络员都会及时反映,我们接到汇报后会及时到场核实处理。
“像这样的巡河我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,每个月都会上交台账。”河长王剑文告诉记者,民间河长团队每个月还会和官方河长一起参与巡河,并定期邀请民众参与巡河,人多声势大,效果更好。
岸边,野花丛丛,杨柳依依;溪河,波光粼粼,流水潺潺。巡河途中,美景尽收眼底。但对民间河长来说,伴随他们的是汗水。往往巡河一趟下来,要三四个小时。
他们一边巡河,一边在“巡河日记”上认真做记录。巡查结束后,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后上报,由环保等部门到场处理。民间河长对当地村民熟悉,有时还得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水污染问题。
当问及民间河长如何进行管理时,远安县水电局工作人员丁芸告诉记者,水电局联合远安当地自媒体开设生态远安板块,要求民间河长在巡河结束后,将巡河日记上传到论坛和微信公众号,公开巡河发现的问题和变化。
“今年初,我们根据官方河长、民间河长以及市委督察组发现的问题列了一份问题清单。”丁芸告诉记者,截至目前,列入清单的71项问题,只剩9项尚未处理结束。
“现在水也清了,河道里垃圾也不多了,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!”陈光文深有感触地说,水清了老百姓也高兴,对我们的付出也很认可。
半天的巡查结束了,望着陈光文远去的背影,崇敬之情从记者心底升腾。民间河长,并没有多少报酬,但他们为了保护黄柏河,四季巡查,不辞辛劳,怎不令人感佩?